科技日報記者 張?zhí)N
“這件文物是距今約3600年至2800年的條紋彩陶靴,與現(xiàn)在的雪地靴非常相似。陶靴的造型是古代先民所穿靴子的直觀反映,這說明當時的人們已完全脫離了用整塊獸皮裹在腳上的原始鞋狀態(tài)。”9月5日,在青海省西寧市勝利路小學,青海省博物館社教員馬娟正在為孩子們上一堂別開生面的“開學第一課”。
黃河從青藏高原奔涌而下,黃河文明亦從這里發(fā)祥,千百萬年來流傳至今的源頭文物,不僅是歷史的見證,也是黃河文化傳承的載體。如今,隨著黃河流域文物保護與活化利用工作的不斷深入,一件件沉默的文物開始“說話”,向世人講述著千年的黃河故事。
黃河沿線的博物館“亮了”
為了讓黃河文物“活”起來,2019年,由河南博物院、青海省博物館、四川博物院等九省(區(qū))博物館共同發(fā)起并成立了黃河流域博物館聯(lián)盟(以下簡稱“聯(lián)盟”),打造博物館行業(yè)“黃河文化共同體”。
青海省博物館黨委書記、館長王進先告訴科技日報記者:“匯集沿黃九省(區(qū))博物館資源,協(xié)同策辦精品展覽,是聯(lián)盟密切合作的最好注解。觀眾可在品鑒文物之美、技藝之美、匠心之美、文化之美的同時,感知中華民族的厚重文化,增強文化自信?!?/p>
保護是為了更好地傳承,傳承是為了更生動地講述。
幾年間,聯(lián)盟單位“各顯身手”,通過線上與線下聯(lián)動形式講述黃河故事。
例如,聯(lián)盟推出的“云探國寶——沿黃九?。▍^(qū))博物館帶你暢游歷史長河”大型直播活動,3天就吸引超過1200萬網(wǎng)友在線觀看。
2020年,陜西歷史博物館精心策劃推出大型原創(chuàng)主題展覽“彩陶·中華——中國五千年前的融合與統(tǒng)一”,以陜西地區(qū)出土彩陶為主,同時借展甘肅、河南等16?。▍^(qū)、市)、36家文博單位的296件(套)文物精品,舉辦迄今中國博物館界涉及彩陶分布范圍最廣的一次展覽。
2021年,鄭州博物館與聯(lián)盟共同協(xié)辦了“黃河珍寶——沿黃九?。▍^(qū))文物精品展”等系列活動,深得民眾喜愛。
“黃河文物是中華文明的活化石,它們承載著歷史的記憶,反映了古代社會的生活面貌和精神追求?!蓖踹M先表示,“通過現(xiàn)代科技手段和創(chuàng)新展示方式,我們正在努力讓這些文物‘活’起來,讓更多人感受到黃河文化的魅力。”
黃河文明的國寶“活了”
9月4日一早,四川籍游客王欣帶著父母來到青海省博物館,一睹館藏精品文物“舞蹈紋彩陶盆”、條紋彩陶靴、銅鎏金觀音像的真容。
“這件文物出土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縣宗日遺址,是一件國寶級彩陶文物,口沿處有成組的對頂三角紋和成組的斜線紋,兩組舞蹈人像手拉手沿著陶盆內(nèi)壁圍成一個圓圈載歌載舞,表現(xiàn)出原始人群的團結(jié)意識及生產(chǎn)生活的場景?!瘪雎犞嗪J〔┪镳^“電子導游”的講解,王欣和眾多游客感受著黃河文化的雄渾。
“只有在現(xiàn)場,才能零距離感受文物穿越而來的歷史感?!眮碜栽颇鲜〉挠慰屠钕壬锌馈?/p>
講好“黃河故事”是聯(lián)盟成立的初心。2020年,聯(lián)盟選取來自黃河沿線博物館的9件珍品文物,撰寫《文物珍寶講述黃河文明》,從黃河文化不同切面,展現(xiàn)母親河的燦爛文明。青海省博物館館藏精品文物“舞蹈紋彩陶盆”便是9件珍品文物之一。
今年7月,在第四季《國家寶藏》節(jié)目上,青海省博物館的條紋彩陶靴、銅鎏金觀音像兩件國寶級文物一并展示。
“永樂金銅造像這種融合漢藏特色的特殊造型,展示了藏傳佛教和漢傳佛教血脈共通的文化認同,為我們研究河湟地區(qū)藏傳佛教歷史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見證?!瘪R娟介紹。
如今,從黃河源頭到入???,一件件文物正逐漸“蘇醒”,它們穿越時空,向世人訴說著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和文化自信。